克孜尔石窟坐落于悬崖峭壁之上,绵延数公里。它是我国开凿最早、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,大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,在公元8-9世纪逐渐停建,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各国也是绝无仅有的。喜欢畅游天下的朋友,很少有人不知道敦煌莫高窟,但是克孜尔石窟(或称为克孜尔千佛洞)的大名,却不一定曾经有所听闻。
克孜尔石窟坐落于悬崖峭壁之上,绵延数公里。它是我国开凿最早、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,大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,在公元8-9世纪逐渐停建,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各国也是绝无仅有的。
喜欢畅游天下的朋友,很少有人不知道敦煌莫高窟,但是克孜尔石窟(或称为克孜尔千佛洞)的大名,却不一定曾经有所听闻。如果莫高窟令你的心灵震撼,激起了你对历史和艺术的好奇心,那么你更要到克孜尔石窟一游。
克孜尔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同享中国“四大石窟”之美誉。但是克孜尔石窟是全国开凿最早的石窟,大约始建于公元3世纪,比莫高窟还要早。
莫高窟以多姿多彩的佛教壁画而闻名于世,而克孜尔石窟更是一条壁画长廊,其内容之丰富,数量之庞大,延续时间之长,在我国现存诸石窟中都居于首位。德国探险家勒库克曾经称赞说,克孜尔石窟的壁画是他们“在中亚任何地方所能找到的最优美的壁画。”
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,属于龟兹古国的疆域范围。龟兹古国地处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,曾经是西域地区政治、经济和文化的中心。佛教从印度先传入新疆,形成“西域佛教”后,再传入中原。龟兹的地理位置决定它成为“西域佛教”的一个中心,也成为佛教传入中原的一个重要桥梁。石窟则是佛教艺术的重要形式,通过建筑和壁画来宣传佛教教义。龟兹石窟窟群比较集中,壁画内容丰富,不仅有表现佛教的“本生故事”、“佛传故事”、“因缘故事”等壁画,还有大量表现世俗生活情景的壁画。有研究石窟的专家指出,龟兹石窟是一部古龟兹文化的百科全书。而在龟兹石窟群中,克孜尔石窟被视为群芳之冠。
克孜尔石窟游记
几年前出差新疆,从北疆到南疆,从乌鲁木齐到河克苏,走遍了大半个新疆,让我充分领略了西域特有的民族风情。在阿克苏地区最令人留恋的不是名山秀水,不是歌舞声乐。那会是什么?
从库车驱车越过荒漠,驶向苍赭的雀尔达格山脚下的那片神奇的绿洲时,你便会寻到她,你也一定会被她梦幻般的佛国仙境所吸引、折服,这便是著名的克孜尔千佛洞——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石窟群。
克孜尔是维吾尔语,意为红色。也许是因为雀尔达格山山色赭红,在朝晖夕照中更如胭脂,与山脚下的渭干河水相映成趣而得名。开凿在河北岸悬崖陡壁上的克孜尔千佛洞层层叠叠,鳞次栉比,犹若错落有致的蜂房罗布其中。俯瞰着整个绿洲,绵延隐显过3.2公里。克孜尔千佛洞创建于公元三世纪末,至今已逾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,现存壁画万余平方米,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为中外瞩目。
去克孜尔正是8月的天气,一路上烈日炎炎。在车上,戈壁滩的滚滚热浪早把我烤得坐不住了,而崎岖的路面更是把我颠得晕头转向。车子拐了几个大弯,开入一道宽阔的山沟,迎面而来的竟是满眼密如繁星的花草和郁郁葱葱的古树。那静静的渭干河水如一条银链横卧在雀尔达格山下,俨然一派世外风光,浑身的燥热也随之而去。
下车后,我急急地登上台阶进入幽暗的洞窟,但里面除了斑驳的色块和土黄色的泥皮外,什么也看不清。待瞳孔逐渐适应微弱的光线,再借助手电筒的光,才看见了色彩斑斓的壁画,一下了就被壁画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惊呆了:那端庄慈祥的佛像;安祥恬静的菩萨;纵情欢腾的乐伎,极具活力的动物故事画……一幕幕活生生的展现在我眼前,再看那极富韵律感的装饰图案,神秘、诡怪的天象图,叠如鱼鳞的须弥山把整个洞窟装扮得典雅辉煌,仿佛令人置身于天国。
最令人难忘的是被人们称为“乐舞洞”的那个石窟了。此窟主室在左右壁上端,各画一排天宫乐伎,左右各七组,每组两人,共有二十八人。众多的乐伎天人像,各有不同的演奏动作:弹琵琶、拍匾鼓、吹排箫、舞花绳……无不合拍击节、丝丝入扣。那体态姿势或悠然闲适,或神采飞扬。怪不得新疆素有“歌舞之乡”之称了。
在主室右壁佛像旁的一个吹横笛的飞天,脸部残缺,但依然能看清她胸中似乎吸满了气,唇对笛孔。那欲吹未吹的神情,和那种由指按孔、曲腕扬肘、肩胸为之腾跃、浑身为之震荡所表现的欢快激情,酣畅洋溢,恍若出壁。
窟门上方的半圆形墙壁,画弥勒说法图。在其左前排居中的一菩萨,素妆淡抹、端丽温婉。一窟之中,安祥娴静的菩萨与纵情欢腾的乐伎,对比之下,情趣殊异,绘声绘色,达到了一种夺人心魄的境界。
出窟后,顺着山前一条小溪前行约半小时,一面高约百余尺的陡峻的高崖猛然挡住了去路,只见峭壁间溢出清亮的泉水,宛若晶莹的珍珠滴滴不断地落入崖底,汇成一潭银波。泉水叮咚流入水潭,煞是可爱,不由得捧起一些送入口中,真是甘美之极! |
![]() 酷毙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![]() 漂亮 |